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诗无寐3露珠妹妹(第2页)

她拿起的两道公文,确实是晏倾出长安的原因——一道公文写的是户部验查蜀州赋税,与往年无异;一道公文是上个月兵部奏表,蜀州有军人谋反杀害平民,叛乱已平。

徐清圆沉思片刻。

她问晏倾:“郎君,可有说蜀州军人因何缘故要杀害平民?”

晏倾垂着眼,慢慢喝那碗苦药:“不知。”

徐清圆再问:“郎君专门拿着这道赋税折子,可是因为蜀州的赋税无异,本就是‘有异’?蜀州今年不应该能交上这么多税吗?”

在梁园案和林斯年协同云延发难的两件事中,晏倾早已见识她的聪慧。

如今她问出这样的问题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却仍让他抬眸,微微望了她一眼。

因这两道折子摆于一起,张文便看不出有何关联,不知有何不对的,需要经人提醒。

晏倾不答,只问:“娘子但说无妨。”

徐清圆并不知道蜀州今年收成不好的事,她的想法便会有其他角度。

徐清圆踟蹰半晌,慢慢说道:“蜀州上月发生兵变,上月又赋税征收及时,论理来说,蜀州不应该有这么多钱交税。

发生了兵变,蜀州大都督和他们的刺史便会联手处理此事,因为兵变涉及到了平民,刺史便应当补偿在兵变中无辜受牵累的平民。

“如此一来,蜀州会开支极大。

开支极大的同月,便收好所有赋税,一文不差,蜀州这般富裕吗?也许是我孤陋寡闻,我向来听说官员们嫌弃蜀州,不愿来蜀州任职,甚至很多官员,将任职蜀州看作是‘流放’;若是蜀州当真富裕至此,朝廷大官们也不应当这般态度吧?

“郎君,这个钱,不太对。”

晏倾侧过脸,看向屏风。

他见屏风后的两个人身子完全贴上来,恨不得冲出来追问。

晏倾目光更温,鼓励地看向徐清圆,提供给她一条讯息:“在陛下和林相进入长安前,两人先后在蜀州当官。

两人从蜀州发兵,两人本家都在蜀州。

开国后,两家本家才移去长安。”

徐清圆沉思。

她突然想到什么,看眼晏倾。

晏倾温和看她:“但说无妨。”

徐清圆说:“我是想到一些事,不知是否与蜀州如今情况有关……我是想到,前朝皇帝和如今陛下,想法不谋而合。”

晏倾怔一下。

徐清圆:“我听我爹说,前朝时,世家腐烂,却又权势很大,朝中很多重要官位被没有本事的世家子弟把持,致使朝政推行很慢。

在那种情况下,南国最后一任皇帝想出了法子,开创了科举,要让天下所有人一起参与考试,才肯授官。

科考的一开始,本就是为了限制世家权势膨胀。

“与此同时,南国最后一任皇帝力排众议,将一国都城从洛阳迁至长安,也是为了摆脱世家钳制。

因关东世家强盛,如洛阳韦氏这样的大世家对一国之事任意点评,政举难推。

为了摆脱关东世家的控制,南国必须迁都长安。

“而我朝开国后,陛下和林相将本家从蜀州迁至长安,某一方而看,也是为了‘折腾’世家。

正是在科举和迁都双重牵制下,世家子弟意识到时局已经发生了变化,他们才开始奋进。

“林相重整世家之心,在此终于开始收到成效。

从此方而看,南国亡国前的皇帝与大魏开国后的皇帝,其实想法都是一样的。”

晏倾放下药碗,望着徐清圆不语。

而屏风后的张文则屏住了呼吸:科举是为了牵制世家,他知道;但是迁都也是为了牵制世家,他才知道。

他与朝中大多大臣都以为,迁都是前朝太子羡不喜洛邑,喜欢长安风水……

但这些,和如今蜀州的情况,又有什么关系呢?

徐清圆接下来的话,解答了张文这个疑问:“世家在重振的阶段,必然和官员发生交集,或冲突或合作。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