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三皇五帝之传说(第2页)

死后,禅位于禹。

禹帝:禹的政绩

一、治水

当时,洪水泛滥成灾,百姓饥苦。

舜命禹去治水,禹吸取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,改筑堤防、堵塞河道为疏导江河的办法:凿龙门、辟伊阙、疏九河……。

禹治水八年,妻子生儿启,禹也不得有爱子之心,抛家而去治水。

在治水当中,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,治水终于取得了成功。

二、凿龙门

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及山西河津两县的中间。

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于《墨子.兼爱中》:「古者禹治天下,西为西河渔窦,以泄渠孙皇之水。

北为防原□,注后之邸,池之窦,洒为底柱,凿为龙门,以利燕、代、胡、貉与西河之民。

……」,此言禹之事。

今山西、陕西中间的黄河,古人称作西河。

禹凿龙门是为燕、代、胡、貉与西河之民得利。

但在大禹那个时代,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是很不容易的。

大禹治水的事迹传至后代,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。

三、辟伊阙

伊阙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二十里处的龙门石窟前。

此地两山对峙,伊水从中穿过,称为伊阙。

至晚在杜甫时已将伊阙叫作龙门了。

《左传》昭公元年记载:「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,馆于洛□。

刘子曰:美哉禹功!

明德远矣。

微禹,吾其鱼乎!

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候,禹之力也」。

这里是说,刘定公到了河、洛地区,看见伊阙,大为感叹地说:禹功美哉!

要不是大禹,我们或许早就变成了鱼。

这说明春秋时人已相信伊阙是禹开凿的,他们对禹治水之功绩是十分崇敬的。

伊阙两岸的山体,岩石坚硬,以大禹当时的技术条件是极为艰难的。

四、疏九河

此事见于《尔雅.释水》,文中指出太史、复釜、胡苏、徒骇、钩盘、鬲津、马颊、简、洁等九河的名字。

九河故道经流之地,均在黄河下游,即今河北、山东之间平原上。

黄河中下游流经黄土地带,饱含泥沙,大概在禹治水以前,当夏秋两季常在东方大平原上泛滥。

这里的主流有十几条,大禹顺水势之自然,把主流干道加深加宽,使「水由地中行」,上流有所归,下流有所泄,使九河不至为患,东方水患得到治理,于是人民可以「降丘宅土」,发展农业生产。

正如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所载:「禹疏九河,瀹济漯而注诸海」,「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」。

禹疏九河是大禹治水期间在北方治理洪水时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。

五、铸九鼎

传说夏禹曾铸九鼎,定天下九州。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