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二十二章 谈钱下(第2页)

做金钱的主人,关键是戒除对金钱的占有欲,抱一种不占有的态度。

也就是真正把钱看做身外之物,不管是已到手的还是将到手的,都与之拉开距离,随时可以放弃。

只有这样,才能在金钱面前保持自由的心态,做一个自由人。

凡是对钱抱占有态度的人,他同时也就被钱占有,成了钱的奴隶,如同古希腊哲学家彼翁在谈到一个富有的守财奴时所说:“他并没有得到财富,而是财富得到了他。”

如何才算是做金钱的主人,哲学家的例子可供参考。

多数哲学家安贫乐道,不追求也不积聚钱财。

有一些哲学家出身富贵,为了精神的自由而主动放弃财产,比如古代的阿那克萨戈拉和现代的维特根斯坦。

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是另一种情况,身为宫廷重臣,他不拒绝而享尽荣华富贵。

不过,在享受的同时,他内心十分清醒,用他的话来说便是:“我把命运女神赐予我的一切金钱、官位、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,我同它们保持很宽的距离,使她可以随时把它们取走,而不必从我身上强行剥走。”

他说到做到,后来官场失意,权财尽失,乃至性命不保,始终泰然自若。

钱考验人的素质

财富既可促进幸福,也可导致灾祸,取决于人的精神素质。

金钱是对人的精神素质的一个考验。

拥有的财富越多,考验就越严峻。

大财富要求大智慧,素质差者往往被大财富所毁。

看一个人素质的优劣,我们可以看他:获取财富的手段是否正当,能否对不义之财不动心;对已得之财能否保持超脱的心情,将之看做身外之物;富裕之后是否仍乐于过相对简朴的生活。

后面这一点很重要。

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,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,使人耽于物质享受,远离精神生活。

只有在那些精神素质极好的人身上,才不会发生这种情况,而这又只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物质享受,始终把精神生活看得更珍贵。

一个人在巨富之后仍乐于过简朴生活,正证明了灵魂的高贵,能够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快乐。

作家王蒙先生曾说过:“对于一个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来说,世上并无完全没有意义的生活,任何一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内在的财富。”

周国平的散文随笔,便常用文学的形式谈深邃的哲学命题,诸如生命的意义、死亡的意义、性格与品质、自我的价值等。

深入浅出,寓哲理于常情,平易之中多见理趣,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美丽。

电话响起,潇湘在书吧那边问我,晚上吃饭定在那里?她已经约好万芳了。

我说:“就在近处吧,上金马丽晶饭店就行,等我,我这就回去。”

我关上办公室的门,径直出了公司。

一个乞丐在公司门口的街头上行乞。

这时,看见我出来,走过来向我讨钱。

他看了看乞丐说:“你身强力壮,又没有残疾,凭啥要我给你钱?”

乞丐大怒,说:“难道为了向你讨几个臭钱,我还要把自己弄成残疾不成?”

我说:“我给你多少合适呢?”

乞丐:“越多越好。”

我断然否决:“不行。”

乞丐纳闷:“为什么?”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