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抬举(第1页)

肃亲王浑身发着抖,高声怒骂:“不识抬举,不识抬举!”

一众幕僚和客卿们呆立在身后,面对暴怒的主家,个个噤若寒蝉。

舒悫鹉琻

受陈绍案牵连,肃亲王被太康帝摒弃在小朝议之外,只能夹紧尾巴做人。

暗地里散布着萧乾与陈绍是姻亲,萧乾一力主战目的是想把大齐葬送在南昭人的铁蹄之下等等流言,以转移众人的愤怒和视线瑚。

朝堂上越来越多的朝臣们开始暗中讨论起萧乾的忠诚性,城中百姓更是众口一词,直指萧乾叛国。

太康帝虽然表面上一如既往地对萧乾表示信任,却终于解了对他的禁令,许他进入小朝议铄。

原以为危机就此解除,孰料,前线却传来该死的葫芦谷大捷的消息,朝中风向一变,众口一词地对这位昔日的京都小霸王赞不绝口。

并且再次将叛国的矛头直指向他,把他推向风口浪尖!

这使得他大为恼火,偏又无可奈何。

继上回萧绝火烧浮桥之后,前线陆陆续续又传回来大大小小十几条捷报。

有打伏击的,有暗杀敌军将官的,还有越境烧毁攻城楼车的……花样繁多,手段层出不穷,虽然都是小打小闹,尚不足以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势,用来鼓舞士气却是足够了。

这让朝中那些对战争心存悲观,惶惶不可终日,害怕大齐就此倾覆,荣华富贵的美梦从此破灭的朝臣们,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光。

“议和”

一词,开始频繁出现在朝堂上,并且呼声日益高涨。

萧乾那老顽固却坚持要战。

声称即便要议和,也该在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行提出,方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主动权。

眼下,大齐虽然取得了一些微小的胜利,却不足以垫定胜局。

此时议和,彼此条件不对等,绝对占不到便宜。

最重要的是,他认为,对于敢挥兵进犯大齐者,必须要还以颜色——虽远必诛!

要把他打趴下,打得他疼,打得他再也不敢来犯!

并且要让周边其他国家深以为惧,引以为戒才行!

偏偏他这种极端好战的性子,还得到了以和瑞为首的一帮朝中重臣的支持。

于是,等待以久的肃亲王认为,翻身的机会到了!

手底下一班幕僚们经过几个昼夜的激烈辩论,终于拿出一条妙计,怂恿他站出来,提议派出京营五万将士增兵前线,旗帜鲜明地支持萧乾,把两人绑到同一条船上来!

要知道,南宫宸虽然一直在招兵买马,但一来碍于经费有限,二来云南本就是穷乡僻壤,人烟稀少,这几年又不断经历战乱,所剩人口不多,青壮更少。

是以,到目前为止,麾下仍然不超过二十五万人,且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。

如此悬殊的兵力,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朝中上下一片议和之声,就连萧乾这老顽固,也不敢提出增兵大理。

这种时候,他跳出来,力主将京营调往大理——它是京城卫戍部队,大齐军队精锐中的精锐,原本就隶属南宫宸掌管,忠心绝对无虞!

这五万人到了前线,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觑的生力军,对于扭转战局,说不定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!

按理萧乾应该感激涕零才对。

毕竟,此刻站在战斗最前沿的是萧绝!

他是穆王府唯一的一条根!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