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84章(第1页)

孟起一边卸下身上的各种导线和贴片,一边言简意赅地和旁边等候的多位教授汇报:“一模一样。

这两天,我同时测量了至少十种不同的金属元素,半衰期、放射性、分子结构、电子数以及短时间能测出来的化学属性,都与地球上的对应元素完全相同。”

对于这些教授来说,他们和孟起进入三十二日前的交谈甚至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,但孟起已经从那个地方回来了,话语甚至带了点“风尘仆仆”

的时间感。

这巨大的“隔阂”

让他们一时间也有点难以适应。

他们相互看了几眼,其中一位教授说:“这至少从物理本质上证明了那个世界和我们的一模一样,而不只是个花架子。”

“半衰期的存在和相同也证明了那个世界的历史和我们一样古老。”

“但这也可能只是局部的,在更大范围内它也许会露出马脚。”

对于那个大家一无所知的三十二日,他们提出了很多设想。

正如科幻作品从科学从汲取营养,科学发展也在科幻作品中迸发灵感,教授们罗列了一些相当天马行空的设想,并寻找证据一一排除,或者冷不丁证实。

例如三十二日可能是参照现实世界建造的虚拟空间,利用脑电波上载。

如果是虚拟的,那必然面临“是谁建造”

这个问题。

建造是需要能量的,建造得越真实,所需要的能量越多。

以游戏作比喻,任何一个物品的展现,都需要代码和算力。

如果仅仅在游戏中建造一块徒有其表的金属道具,只需要设定其颜色、硬度等一些相当表面的东西,几行代码就可以解决。

可如果完善到微观层面,分子结构、化学属性、放射性等等,那就是翻几番的代码和算力。

算力总有极限,虚拟空间总有边界,现在孟起在三十二日做的事情就是寻找不合物理规律的东西,以此找到算力极限下三十二日的漏洞。

如果从各方面都没发现漏洞,那可以说三十二日是真实的,可以继续往平行宇宙一类的概念探索。

当然也有可能,是三十二日里的人能力有限,探查不到漏洞和边界。

所以更本质的问题是,如果真的有足够多的能量和算力,使虚拟的宇宙在足够大、人类穷极一生也无法探索完毕的范围内和真实的宇宙一模一样,那还有虚拟和真实的区别吗?

这不禁使唯物主义的教授们想起了上帝创世说,上帝某种意义上也是徒手创造了世界,而其中的生灵之所以认为这是真实无比的,也许只是因为还没有能力探测到它的边界。

罗彩云听完孟起的简单叙述,对教授们说道:“孟起说的这些信息,劳烦各位专家甄别一下有无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
我们会酌情对其他国家的政府公布部分内容。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