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8部分(第1页)

“能养”

包括饮食起居的照顾与侍奉。

有人把“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”

理解为:我们如果只是养活父母而没有尊敬他们,就等于把父母当作犬马来养一样。

这种翻译是不对的。

在古代社会,犬替人看门,马替人拉车,两种动物都是可以为人类服务的。

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说,你对我真好,将来我要效“犬马之劳”

孔子在这里以犬马做比喻,是说如果子女奉养父母就像犬马服侍人一样,只是完成任务,而没有尊敬之心,那跟犬马又有什么差别呢?譬如我们成家立业之后,每月按时送上生活费,但心中不一定尊敬父母。

我们认为父母可能念书不多,社会成就不高,却没有想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像天地一样,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出生、成长,活在这个世界上,所以我们终身都要尊敬父母。

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夏,有一次也问到怎样做才算孝顺?孔子因材施教,给出另一个答案。

子夏问孝。

子曰:“色难。

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;曾是以为孝乎?”

(《论语·为政》)

子夏请教什么是孝。

孔子说:“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。

有事要办时,年轻人代劳;有酒菜食物时,让年长的人吃喝;这样就可以算是孝顺了吗?”

孔子认为,孝顺出于子女爱父母之心,这种爱心自然表现为和悦的神情与脸色。

这一点确实远比为父母做事和请父母吃饭要困难多了。

譬如父母年纪大了,生病需要我们照顾,这时父母就要看我们的脸色了。

如果你脸色不好看,让父母觉得好像是麻烦你了,那就算你做到了父母的要求,也不算是孝顺。

这时候你就要想到我们小时候生病,父母是怎么样不眠不休、衣不解带的照顾我们,从来没有抱怨。

现在父母年纪大了,需要我们照顾,我们怎么可以忍心给父母脸色看呢?

二十四孝里有一个人叫老莱子,活到七十几岁,父母都还健在。

他为了让父母开心,经常穿一些彩色的衣服,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,唱歌跳舞给父母看,有时候还会假装摔跤,发出婴儿一样的哭声让父母开心,因为在父母眼中,孩子不管多大,永远都是孩子。

我们当然不必这么夸张,但是在孝顺父母时,除了为父母做事,使他们不忧虑生活之外,同时还要注意到自己的脸色是否非常和悦,要让父母亲觉得我的孝顺是心甘情愿的。

《诗经》说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

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
无父何怙,无母何恃。

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

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。

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

父母亲生我养我,太辛劳了。

没有父亲,有谁可以依赖呢?没有母亲,有谁可以依靠呢?出了门就感到哀伤,回家也看不到父母亲。

父母生了我、怀抱我、照顾我、养育我,对我们的恩情真是无话可说。

父母老了,如果我们不能孝顺他们,尊敬他们,又如何心安呢?况且,当我们壮年时,也应该想到自己年老时也会有被小孩照顾的一天,那时候子女如果对我们态度不敬,我们的心里又会做何感想呢?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