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28部分(第1页)

“肃肃秋风起,悠悠行万里。

万里何所行,横漠筑长城。

岂台小子智,先圣之所营。

树兹万世策,安此亿兆生。

讵敢惮焦思,高枕於上京。

北河秉武节,千里卷戎旌。

山川互出没,原野穷超忽。

摐金止行阵,鸣鼓兴士卒。

千乘万骑动,饮马长城窟。

秋昏塞外云,雾暗关山月。

缘严驿马上,乘空烽火发。

借问长城候,单於入朝谒。

浊气静天山,晨光照高阙。

释兵仍振旅,要荒事方举。

饮至告言旋,功归清庙前。”

这首诗写得气势豪迈,已经全然没有了先前的怨妇之气,且艺术性也极高,可谓是杨广诗作中的名篇,李世民之流显然不可与此同日而语。

而且从此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,他没有理由不觉得加修长城是一件大好事,如“先圣之所营”

、“ 功归清庙前”

等语,这也是光荣的事,当然要干好干快。

不得不说,这实在暴露出了这位富家公子哥的幼稚,他或许会以为老百姓也可以饿着肚子高歌皇帝万岁。

所以,在这不久之后,他又宣布进行了另一项重大国防工程,即修筑驰道(以方便向北方运粮运兵);此次使用役丁也在100万人左右,费时大约3个多月。

txt电子书分享平台

2、一半是盛名,一半是非政

若是用“志大才疏”

一词来形容杨广,似乎是有些不公平的,因为他到底还是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,甚至是很多帝王所无法想象也更不能完成的事情。

像加修万里长城和开凿南北大运河,这两项都是我国古代最宏伟巨大的工程,也是举世闻名的。

当然,能够完成伟大的工程也是根源于中国的不凡国力,且中国一向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,上面一号召,底下就得坚决执行,所以才能动员起足够力量来办大事。

但是杨广的错误也在于,他的几大工程相继甚至同时举行,自然要严重地亏耗国本:多年的积累既消耗一空,且大家都为政府服劳役、兵役去了,谁还在家种地、生产呢。

真是不当(小)家不知道柴米贵!

大业元年三月,就在下令营建东都的同时,杨广又“发河南诸郡南女百余万,开通济渠,自西苑引谷、洛水达于(黄)河,自板渚引河通于淮”

,也即是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开凿南北大运河的工程——大运河全长约4000华里,它是古代贯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,其连接了今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六省及北京、天津两市;同时,它也是世界史上开凿最早、航程最长、气势最为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。

无法想象,若是没有大运河,大唐帝国还能维系多久?那个我们在《清明上河图》中所看到的北宋都城,它又何以生存?!

而且,大运河在满足国家腹心地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,也可以相应地为国家囤积战略储备,比如洛口仓和回洛仓的兴建就是为了满足这一目的。

可惜的是,无论是运河还是粮仓,都让人看到了一个愚蠢的杨广:他牺牲了自己,成全了别人。

不过,杨广也不亏,他享受的是一种满足艺术感的美妙过程。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