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22部分(第1页)

如果说南梁宗室在破坏萧梁家业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的话,那么其中的急先锋又莫过于萧衍的六弟萧宏父子。

当时的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则童谣:“宁逢五虎入市,不愿见临贺父子。”

(《南史&;#8226;梁宗室》)它指的正是萧衍的六弟临贺王萧宏、萧正德父子,这父子两个做恶多端,人们觉得他们比老虎都更可怕。

萧宏疯狂聚敛,“修第拟于帝宫,*数百千人,皆极天下之选”

,“恣意聚敛,库室垂有百间”

,让他的皇帝老兄都自愧不如。

不过萧衍对自己的这位兄弟倒非常信任,一度让其出任北伐军前线总指挥,结果招致大败。

老哥没有追究,可是这个萧宏却愈加不知天高地厚,居然要谋夺老兄的皇位。

前面已经提过,这家伙竟与自己的亲侄女*,还试图假借侄女之手谋弑皇兄。

萧衍的态度从这件事上也可以体现:有一次有人举报说萧老六在家里藏了几屋子的兵器,可能要造反,于是萧衍不得不亲往兄弟府上探察。

可是临到一看,原来几间大屋子里全是老六聚敛来的金银财宝,为此皇帝老哥不但没有生气,而且心中大悦,并当场鼓励道:“阿六,汝生活大可!”

那意思是说,老六啊,你不给我这当哥的找麻烦我就很感激了;不过你在生活品质方面,还要再接再厉才行啊!

我这当哥的就喜欢看着你们败家。

萧正德比之其父自然更是青出于蓝,他少年凶顽,经常招聚亡命之徒,盗墓杀牛,有时兴起也杀几个人玩玩,不过没人敢管。

萧衍到了三十多岁时因为一直无子,所以就把萧正德收为了养子,可是后来他的儿子萧统、萧纲等相继出世,自然就不需要品质低劣的萧正德做儿子了。

这萧正德眼看自己做皇储的美梦破灭了,于是便心怀不满,既然不是我的摊子我干脆就砸了它吧——他与萧正则、董世子、夏候洪等人“公行剥掠”

,“以淫盗屠杀为业”

,被时人称为“四凶”

更离谱的是,有一次他因为实在觉得在南梁憋屈,竟冲动之下投降了北魏。

可是没想到,人家那边居然不敢收,说这小子三大爷是皇帝,老爸是亲信显赫的亲王,他脑子进水了才到我们魏国来喝西北风。

所以,北魏方面怀疑他别有企图,因此并不敢重用他。

萧正德一看自己太失败了,叛变都没人收,于是索性又溜回了南梁。

三大爷见他迷途知返,也没有刻意地追究,只是哭着教训了侄子一番,希望他能痛改前非。

萧衍如此宽纵,除了像有人所怀疑的“博取好名声”

外,也许是他真觉得自己在立皇储方面亏欠了侄子吧。

宗室如此,再看一些高级将领,如曹景宗“好内,妓妾至数百,穷极锦绣”

,生活也腐化得很。

尤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萧衍在执法方面姑息权贵,却“急于黎庶”

,对广大百姓实行严刑峻法,比如一人逃亡,必然全家遭殃。

后来他虽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,可是官吏们的横行无忌却并未减轻,这一点连皇帝自己在诏文中都不得不承认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。

虽然重文轻武是东晋以来就形成的传统,但是萧衍却将这一点推向了南朝的极至。

也许是他自我感觉良好太过于了,太迷信文化的力量了,他后来用兵有了一个显著的特点——即不用实力而注重威声,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,以为军旗招展一下就可以让敌人屈服。

将领们老打败仗,所以渐渐的也对皇帝很是不满,再加之不良风气、法制废弛,军队战斗力也在不断下降。

可以说,由于萧衍认识上的一些局限,再加上南梁一向病态社会政治环境,都使得国家走上了急剧的下坡路。

这是皇帝个人的不幸,更是历史的不幸。

本月排行榜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