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5部分(第1页)

浴?br>

有人根据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

,认为孔子是一位美食主义者。

“厌”

这个字在古代有不同的理解,有人理解为食物愈精巧愈好,肉切得愈细致愈好。

其实不是的,这里的意思是说孔子吃东西不在乎是否精巧,是否细致,因为他很能够自得其乐。

他曾经说自己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,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

(《论语·述而》)哪怕过的是粗茶淡饭的简陋生活,也不在乎。

他称赞颜渊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。

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

贤哉,回也!”

(《论语·雍也》)可见孔子对于生活的享受完全不放在心上。

但他为什么又有八种食物不吃呢?养生的考虑。

俗话说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

古代医药卫生不太发达,一旦生病,不容易治愈。

怎么办呢?预防胜于治疗,而预防的最好方法就是吃东西要小心一点。

譬如切割方式不对的肉,不吃。

我年轻时不太理解这句话,自己过了五十岁以后才知道,肉的切割方式不对,确实不容易咬烂,再加上年纪大了牙齿不好,吃下去很可能不消化。

所以,孔子的饮食看似挑剔,其实是以饮食为养生及享受之途,原本应该多加注意。

孔子还有三种食物不多吃,肉不多吃,酒不多喝,薑不多吃。

这些生活经验都非常切合实际的情况。

譬如人的酒量跟身心状况有关;今天心情很差,一杯酒就醉了;我就看过一个朋友,心情坏到极点,大家聚餐的时候,一杯酒之后,人不见了,为什么?到桌子底下去了,喝醉了;而心情好的时候,往往是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

孔子的酒量如何,不得而知,但是从来不会喝醉失态。

他说自己“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”

,替别人办丧事时,不敢不尽力把丧事办好,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。

显示出孔子的人生态度:做任何事都恰如其分,尽好自己的本分,即使对饮酒同乐,也有明确的守则,适可而止。

这确实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和自制之力。

孔子是一个重视身体健康,注意养生的人。

除了对食物很挑剔,他的起居作息也有颇多值得参考之处。

譬如“食不语,寝不言”

,吃饭时不交谈,睡觉时不说话。

这样做不但对健康有益,也可培养人做好每一件事的专注力。

再譬如,“寝不尸,居不客”

,睡觉时不像死尸一样,仰天平躺;平日坐着,也不像见客或做客一样,跪着两膝在席上。

这两件事似乎都合于养生之道。

侧睡是既正确又舒服的姿势,尤其向右侧睡,对肠胃较好。

平日居家,当然不必像见客或做客一样,连坐着都嫌拘谨,应有个人家居的自在与怡然。

甚至连生病吃药,孔子都很慎重。

有一次他生病了,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送药给他,孔子“拜而受之”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