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叶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6部分(第1页)

季路问事鬼神。

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

曰:“敢问死?”

子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
《论语·先进》

子路请教如何服侍鬼神。

孔子说:“没有办法服侍活人,怎么有办法服侍死人?”

子路又问:“胆敢请教死是怎么回事?”

孔子说:“没有了解生的道理,怎么会了解死的道理。”

鬼神包括天神、地袛、人鬼等超自然的存在或力量。

子路问,人应如何和他们保持适当的关系?孔子的回答很清楚:先懂得如何与人交往,然后自然知道如何与鬼神交往。

在此请注意:孔子从来不曾怀疑或否定鬼神的存在,只是希望我们善尽人事,再以合宜的态度对待鬼神。

子路再问死亡是什么?孔子说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

,一个人只有知道如何生与为何生,才能明白死的意义;若不认清生是怎么一回事,也就不肯能明白死是怎么一回事。

换句话说,离生而言死,只是诞妄;离死而言生,只是愚蒙。

但是许多人根据这句话判断孔子连“生”

都没有搞清楚,更不要谈“死”

了。

因为死亡这个题材是所有宗教都谈的话题,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不能谈死亡,一比就比下去了;宗教界的人会说儒家只谈活着的道理,短短几十年有什么好谈的,我们宗教谈死后有轮回,有审判,很多东西可谈。

但这么说是很冤枉的,为什么?因为孔子并不是没有搞清楚生死,只是因材施教这样告诉子路罢了。

如果提这个问题的是颜渊或者子贡,孔子肯定会有不同的说法,但偏偏提问的人是子路。

子路这种行动派的学生喜欢实际的政事、军事,不喜欢去做一种比较思辨的、深刻的、形而上学的思考,所以孔子才会这样回答他。

(注:子路刚强又好勇,在乱世中恐怕难以免祸,孔子为他担心,所以提醒他要懂得如何与人相处,以及明白“生”

的道理。

子路后来卷入卫国父子争位的乱局,不幸死于非命,时孔子七十二岁,非常伤心。

根据我的简单统计,《论语》这本薄薄的书里,“生”

一共出现过十六次,“死”

出现三十八次,有谁敢说孔子不知死的道理?一个不了解死亡的人会说“杀身成仁”

吗?会说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

吗?我以为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

是《论语》里最深刻的一句话。

早上明白了人生正道,懂得为何而生为何而死,那么晚上即使要为此而牺牲生命,也是无所遗憾的。

本周收藏榜
最新更新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